红木家具——椅具类的中式传统家具

福林堂红木的朋友们,今天我们说说椅具类的红木家具。

熟悉福林堂红木的朋友们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改变过起居习惯的民族。我们是从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也就是说我们是从席地而坐逐渐的高座起来的,我们身边所有的家具也随着椅具类红木家具的增高慢慢的高大起来的。

今天,我们试图从各个椅具类红木家具出现的顺序来介绍:福林堂258.png


一、马扎:

除去兽皮、茅草、筵席、竹席等席地而坐的家居用品以外,最终形成高座家具的承上启下的座具是马扎。

图片 3.png

    “马扎”在东周至春秋时期发源于当时的齐国,以其工艺独特、外形美观、坚固耐用、携带方便而著称。

马扎是我们中式高座家具的元祖。他在历史长河中闪亮登场,掀起波浪,揭开了中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交流的序幕。相传当时少数民族兄弟翻身下马,从马背上面拿下来一个扎捆似的东西,就近而坐,吸引了我们。

要知道,在那个时间段,我们汉族还是一个席地而坐的民族。于是我们学习并引进了这个物件,并将其改良,形成了我们今天的马扎,同时也揭开了我们中华民族垂足而坐的序幕,改写了中华民族的生活起居习惯。因此,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仅使得贸易得到极大发展,游牧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也推动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和成熟。

二、交椅:

图片 4.png

交椅最早的形制并不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

上图这种“交椅”今天是比较少见的,它曾经是地位的象征;它不像其它椅具那样四足落地,而是腿足中间部分交叉受力,故而得名交椅。 

交椅是当今和古代都最为罕见但最显赫的一款椅具。交椅大多数在厅堂中陈设,以显其地位,有凌驾四座之势,俗语有“第一把交椅”之说,说明它的尊贵和崇高。

交椅分直后背和圆后背两种形式。

直后背交椅不是中国的原创,它的使用可以追溯到3500年前。1922年埃及的图坦卡蒙王朝中出土了一把结构复杂、装饰华美的交椅。

图片 5.png

图坦卡蒙王墓出土的交椅
        它没有扶手,结构工艺简单,便于制作和移动,但使用的舒适度远不及圆后背交椅。

圆后背交椅是中国人的创新,因为大曲率的圆弧形木质靠背,在其他国家的古代交椅中都没有出现过。这一创新打破了原有的设计理念,采用了曲线形态的部件,颠覆了直后背交椅直来直去的构造模式。这种设计等于是给一个没有靠背的交杌安上了一个椅圈。这个不是很圆满的椅圈,制作起来非常麻烦,所以必有其独特的优点才能在数百年的漫长岁月里,始终保有其存在的价值并广为流行。这个优点就是既美观又实用,所谓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

 “交椅”的称呼始见于宋代文献,目前尚未发现当时的实物。

     交椅为什么到了宋代才流行,这与技术工艺没什么关系,是古人的生活习惯所致。
      古人坐姿的演变:在中国古代,礼仪制度决定了坐姿,坐姿又决定了坐具的造型。唐代以前,虽然有了胡床等高型家具传入汉地,但传统的起居方式仍以席地而坐为主,具体的有跪坐、伸足平坐、侧身斜坐、盘足趺坐等各种姿势以及相关礼仪。图片 6.png
跽坐——高座以前的正式坐姿

隋唐五代时期“席地而坐”被视为尊贵的做法。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中,唐太宗李世民即盘腿坐于步辇之上。同时垂足坐也较多见,现藏台北故宫的唐人《宫乐图》反映了当时垂足坐的情景。经五代十国至宋代,“垂足坐”逐渐取代席地坐成为主要坐姿,在宋代的人物风俗画中,采用垂足坐的形象已普遍可见。

图片 7.png

唐 阎立本《步辇图》  现藏故宫博物院
      交椅的下半部分的形态与更早流行的马扎完全相同,都是由八根直材组成的折叠结构,可表明两者之间的发展关系。

在漫长的席地起居时代,由于受到跪坐礼仪的约束,早已传入中原的马扎,不会在短时间内演变成交椅而得到广泛的使用。

       制作曲线造型的木构件的技术,在椅圈出现之前已经存在,直到宋代高座家具普及,交椅制作进入商业化运营,条件成熟了才会应用到位,实现创新。
       不单交椅如此,所有本土的高足坐具都一样,在起居方式彻底改变之后,才能形成稳定的需求和市场规模。

折叠式的坐具本非中土之物,交椅能在北宋晚期发展到家喻户晓,朝野皆用,其风靡程度可想而知。比如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有几处很普通的住家和店家,都能发现交椅的使用。

文献记载屡称北宋晚期以后,民间奢靡之风极盛,就交椅而言,与明、清更为普遍的使用和精细的制作相比,宋人并不过分,只是开了民间奢靡风气之先而已。

      交椅的演变是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他越来越符合人的尺度,给人带了更为舒适的感受。

明代交椅使用较前代更趋普遍,屡见于著录。明刊《鲁班传》中不但出现了圆后背交椅的图像,还出现了详细的说明文字,记录了当时交椅制作的具体尺寸。明代厅堂陈设以俭素为美,与清代讲究固定的摆设截然不同,家具每每因事而设,灵活多变。如图所示,厅堂里只见交椅、靠背椅和扶手椅,从摆放的位置上仍能看出交椅所象征的等级和地位。

图片 8.png

《鲁班经》中的圆后背交椅     

图片 10.png  

唐寅 《桐阴清梦图》
      图中梧桐老树下,一老者坐在躺椅式交椅上小憩,敞胸露怀,一派轻狂不羁之态。唐寅自题:“十里桐阴覆紫苔,先生闲试醉眠来,此生已谢功名念,清梦应无到古槐”。点明了画中人摒除功名欲念、蕴籍洒脱的身心状态,正是文人逍遥自在幽居生活的传神写照。

三、圈椅——古今中外唯一的经典椅具: 

图片 11.png

福林堂红木—缅甸花梨木精品—明轩圈椅

圈椅是定型于宋朝的高座家具,历经唐朝的华丽,明朝的质朴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在红木家具里面最常见的一款家具。由于他的经典、完美被称为古今中外唯一经典椅具。

历经了春秋时期的礼仪之争、战国时期的实力之争、秦王朝一统天下最终汉文化形成了大一统的中华文明格局;

汉末三国归晋以后的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你方唱罢我登场直至盛唐文明,再到五代十国的天下大争年代后宋王朝是我们历史上最安逸的一个王朝。它安逸到了北宋迁都为南宋的西湖歌舞;安逸到了父亲和兄长在别人家里面被奴役依然以大国自居。自上而下的安逸发展了经济,促进了民生,在唐王朝逐渐被接受的高座社交礼仪的基础上几乎定型了我们所有中式家具,包括圈椅。

唐朝圈椅是在交椅的基础上改良而成的。首先把交椅的腿足部分子午交叉改良成为四组落地解决了牢固性和经久耐用性,然后借鉴了交椅的上半部分的圆弧造型形成,辅之以镶嵌豪华至极。

在《张果见明皇图》中唐明皇的坐椅就是一张圈椅,从装饰上看似乎极其华丽,从结构上与今天常见的明式圈椅几近相同。  

图片 12.png   

唐明皇的坐椅就是一张圈椅

宋朝的圈椅就没有那么复杂了,后靠背的曲线圆弧形成最终定型了圈椅的形制;

明朝的圈椅就达到了家具设计的巅峰,流传至今无人超越。

图片 13.png

明十七世紀黃花梨圈椅一套四張以968.5万美元的拍价创黄花梨家具拍卖的纪录
       只有你坐在一把制作精致的圈椅上,背脊舒适地靠着S型背板,双手搭在从后背延伸而来的由高至低的扶手上,才会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惬意,也就明白古往今来、古今中外,圈椅为什么风靡世界的原因。

四、官帽椅——最中国的椅具:

官帽椅定型于宋代起源于魏晋,在敦煌285窟西魏时期的壁画上就已出现这种椅子的造型。到了五代时期,南唐画家王其翰《勘书图》中所描绘的人物坐椅已和明式官帽椅造型基本一致。

图片 14.png

官帽椅,从头到脚都散发着一股浓浓的“中国味”。因为它是土生土长,由中国的文人亲自参与设计,然后发展至巅峰的一把椅子,所以也被成为最中国的椅具。

图片 15.png


图片 16.png

官帽椅分为北官和南官,北官大方、南官秀婉。

如果具体来说的话,官帽椅根据使用和地域,分为了北官帽和南官帽。主要差别是是否出头,如北官帽就是扶手和搭脑都出头,又称四出头,形似宋明两朝朝官员的官帽就是比较典型的北官帽椅;而南官帽则拐角圆润,非常自然。

图片 17.png

四出头的北官——官帽椅

所谓“四出头”,就是靠背椅子的搭脑两端、左右扶手的前端出头,其背板多为“S”型,而且多用一块整版制成。

图片 18.png


秀婉的南官——官帽椅
南官帽椅,则是在椅背立柱和搭脑相接处作出软圆角,由立柱作榫头,横梁作榫窝的烟袋锅式做法。
官帽椅的形态典雅、端庄,它蕴涵了一种儒雅的文人气质,它形似官帽也正是“乐观入世”的思想表现。同时,官帽椅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在构成中所体现出的美更是意味深长。
它简约而流畅、高大而灵动,浑然有力、端庄大气,散发着一股文人墨客的清扬和潇洒,没有官场的世俗烦忧,只有中国传统物我合一的精神内涵。
      福林堂红木从科学的角度讲,当座椅的座高为400mm时,人体的活动度最高,疲劳感最强,如果高于或低于400mm,活动度随之降低,舒适感为之增强。而官帽椅的一般座高为520mm左右,不易使腰部感到疲劳,而且,前腿下截之间设踏脚板,缓解了活动度的不足。官帽椅的一般座宽为480mm以上,这样就符合了人体工程学大于等于460mm的标准,所以坐得很舒服。

五、皇宫椅——有目的的形制:

福林堂红木—缅甸花梨木精品—洋花皇宫椅     

皇宫椅是在明式圈椅基础上改良而成的,形成与清代。

当年,满族人入关统治汉人。为了在各个地方都彰显威严所以在圈椅底部加上托泥;各角落施以角花坠饰;扶手处改良为鳝鱼头形制形成了今天的皇宫椅。

所以带托泥皇宫椅又名圈椅王,为清朝皇家御制座椅,一经面世,便艳绝四壁,为坊间世人所追捧。


六、太师椅——唯一以官名命名的椅具:
太师椅原为官家之椅,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太师椅基本上是屏风式,靠背、扶手、椅面间或直角,样子庄重严谨,宽大夸张,椅背与扶手雕刻的精彩异常,成为一种充满富贵之气的精美座椅。

据考证,太师椅是起源于宋代。太师椅是我们中式家具里面唯一使用官职来命名的一款椅具。

相传南宋时期,一位时任太师的高官坐在一张椅子上面小憩。一仰头,无意中头巾坠落。他的下人看在眼里,便命人打造了一种荷叶形状的托脑由工匠们加装在椅子的的上部,借用了主人太师的官职命名,太师椅这一名称也由此传开。

 福林堂红木—缅甸花梨木精品—灵芝太师椅

       今天凡是名贵硬木做的,能够体现主人身份的,具有榫卯结构的,可以传承后世的椅具被我们统称为太师椅。

      “太师”是官名,是尊贵、高雅的象征,在同时代的椅类家具中,能被尊称为“太师椅”的,一定是椅类家具中的翘楚。也象征着坐在太师椅的人的地位尊贵、受人敬仰。

福林堂红木—缅甸花梨木精品—灵芝中堂六件套

清中期后,家具生产蓬勃发展,原为官家之椅的太师椅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椅背与扶手常被雕刻得精彩异常,成为一种充满富贵之气的精美坐椅,风靡一时。太师椅一般都处于重要位置的客厅里,一对太师椅或与八仙桌配套,加上一张条案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的中堂家具,同时也足可以说明主人的品位和情趣。

发展到今天,我们把凡是名贵硬木做的,能够体现主人身份的,具有榫卯结构的,可以传承后世的椅具被我们统称为太师椅。

广义的太师椅—今天叫沙发。

福林堂红木—缅甸花梨木精品—财源滚滚沙发
福林堂红木—缅甸花梨木精品—古风沙发
福林堂红木—缅甸花梨木精品—合顺沙发
福林堂红木—缅甸花梨木精品—千里江山沙发
福林堂红木—缅甸花梨木精品—松鹤延年沙发
福林堂红木—缅甸花梨木精品—壮志凌云沙发

七、各式各样的椅具:

 福林堂红木--缅甸花梨木精品--明轩餐椅
      明轩餐椅:闻其名便知这是一款明式餐椅。简洁、素雅、集中体现了大果紫檀的木纹之美。椅脑按惯例是微微上翘的官帽状,靠背单单雕刻了一株幽兰 ,幽香清远、优雅超脱、不媚世俗。腿足间出现了牙条、壶门,历史年代感油然而生。      
 福林堂红木--缅甸花梨木精品--福临门餐椅
       福临门餐椅:是的,这款餐椅与福林堂的缘分颇深。因为他的椅脑正中雕有福林堂的logo。两侧分别雕刻了八仙法器——暗八仙,可以驱邪避灾。靠背板以简洁的雕刻轻轻带过。坐板下,为了牢固出现了束腰设计,既美观又增加了使用效率。  1豪华如意餐椅:椅脑两端雕刻了经典的象头,寓意吉祥如意!事事顺遂。靠背呈S型,弧度刚刚好适合人的脊柱曲线,舒适感倍增。靠背雕刻了风雅的兰花与报喜的雀鸟。靠背的立柱与椅子脚是一根木头做到底的,大大的增加了椅子的牢靠度。
 福林堂红木--缅甸花梨木精品--国色天香餐椅
     国色天香餐椅:椅如其名,阶梯式的椅脑边缘雕刻了争奇斗艳的牡丹花,枝叶错落有致,花瓣层次分明。靠背则只在其上端1/3当然位置雕刻了一朵牡丹花,再以线雕将其圈起,其余以留白处理,木材纹理清晰可见,坐板三面外边缘以小巧简洁的牡丹花纹修饰细节 ,繁而不杂,起点睛作用。

视频小程序,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